夏日的热浪挡不住探寻的脚步。7月1日建党节上午九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字乡野赋能师实践团队一行16人,自湖师院启程奔赴湖州安吉余村开展实地调研。此行旨在深入理解生态化嵌入数字公社建设内涵,亲身感受安吉DNA数字游民公社的生动实践,探究其数字发展轨迹与乡村振兴密码。
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坐拥天目山北麓的秀美风光。这里重峦叠嶂,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苍翠,树林如海随风轻漾,小溪潺潺穿村而过,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典范。这个曾经依靠开山采石发展经济的小山村,在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后,毅然关停污染严重的矿山和水泥厂,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近二十年来,余村从实现了从“矿山”到“青山”、从“穷山沟”到“绿富美”的华丽蝶变,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和“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与践行地,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等殊荣。
安吉余村标志性大石碑 周芊芊供图
满载着求知热情的大巴车缓缓驶离校园,此次调研团队由相关骨干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目标直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标——安吉余村。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与成功实践的典范,余村从昔日饱受环境污染困扰的矿区,蝶变为今日山明水秀、产业兴旺的生态名村,其转型发展之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示范意义。如今安吉余村也已建成“青来集”,通过景社共生一体化运营,秉持“凡有所爱,皆是青年”的宗旨原则,诚挚欢迎和期待更多青年朋友来到这里共享乡村生活、共话青春理想、共创美好未来。
余村人才社区之青年理想集结地 周芊芊供图
行程途中,师生们已积极进入状态,带队老师介绍了余村的历史沿革、转型关键节点及当前发展概况,并发放了精心准备的调研提纲与背景资料。同学们专注研读,热烈交流,对即将展开的实地探访充满期待。车窗外的绿水青山飞速掠过,似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移动课堂,更强化了大家对调研目的地核心价值的直观认识。
车轮驶过蜿蜒山路,窗外的景致渐次铺展,当大巴缓缓停驻,那是镶嵌在天目山北麓的璀璨明珠——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群山如黛,溪流潺潺,实践队员们甫一下车,目光便被村口巍然矗立的巨石牢牢吸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声诉说着这个村庄的命运转折。相信在实践团队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数字乡野赋能师能够圆满完成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任务!
实践队员到达余村合影 徐诗绚供图
经济管理学院
数字乡野赋能师暑期社会实践团
周芊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