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触摸“星星”


2025年6月30日,作为经济管理学院电商助残团队商“e”堂的一员,我跟随团队一行人前往湖州市吴兴区乐明扬帆康复中心进行直播指导,主席说今天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与“星星的孩子”进行直接的交流和基础,这让我充满了期待。
我们进行指导的两位主播——阿梦和刘刘都是自闭症患者,他们一个21岁一个25岁,只比我们大几岁,但是相比起普通的二十岁青年,他们与我们相似,却又“不那么相似”。直播开始前,阿梦和刘刘说口渴想喝水,我便带着他们去到直播间隔壁的办公室接水。当阿梦把纸杯放在饮水机接水口下时,我帮她把接水口打开,当水接得差不多了,我便问她:“够了吗?”阿梦用平直的语气回答我:“够了。”然后便径直收回了杯子走开。我抬头看她,一瞬间感到有些诧异,但是我又想自己是不是应该用更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便暂时没有说什么。
在直播开始后,我和伙伴们在镜头后协助工作人员布置场务。当我看到老师们和主席与阿梦和刘刘沟通指导的样子是那么地耐心和包容时,我才理解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和态度去和他们相处。老师坐在他们的身旁用温柔的引导语气和他们对话;主席手持着镜头,带着微笑用简单易懂的手势提醒阿梦和刘刘看镜头、看稿子,而阿梦和刘刘虽然自始至终看起来憨厚乖巧,可能有时候没办法及时理解我们的意思,但却都十分听话和配合,并在理解意思后赶快作出改正。他们的眼里没有普通二十多岁的人的机灵与好奇,但是从他们虽不善表达却一直极力配合的表现中,我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种纯粹与真实。其实一个人无关乎天生有没有缺陷,他的本性都应该是这样的善良和纯粹不是吗?
通过这次与“星星的孩子”的直接接触,我对自闭症患者这个原本对我来说遥远又陌生的群体有了直接的感受,明白了我们应该用包容友爱的心态看待他们,多给他们一些成长的关怀,星星的孩子虽独特但也值得拥有爱。
毕晶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