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渔”创客唤醒千年水乡:荻港渔庄成返乡创业新热土

青年“渔”创客唤醒千年水乡:荻港渔庄成返乡创业新热土
荻港渔庄毗邻拥有千年历史的荻港古村,这里曾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支线,自古便以深厚的渔耕文化闻名。渔庄内保留着传统的水乡建筑风格,青砖黛瓦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为深入探究湖州市青年返乡现状,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只此青绿”实践团于7月5日跟随指导老师沈佳艳来到荻港渔庄开展实地调研,期望从荻港渔庄的历史文化中,探寻发展青年入乡机制新业态的发展经验和未来规划。
 
图 1团队与当地负责人合照
驱车抵达荻港渔庄,扑面而来的渔桑文化氛围便紧紧将实践团成员包裹。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馆长姚淞热情接待了团队,并详细介绍桑基鱼塘非遗文化。陈列馆里不仅有各式各样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还有鱼类标本、湖笔制作工艺、精美鱼骨画、可爱荻港蚕花猫、独特的蚌壳画以及蚕丝纸的研学文化制作。在了解完荻港渔庄的渔桑文化,团队成员从中感受到青年活力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图 2馆长姚淞向团队成员介绍各类渔桑文化
随后,由馆长姚淞与其同事驾驶观光车带领团队前往仍在建设的青创四合院。荻港渔庄青创四合院借鉴了已有的一元茶馆所蕴含的“一元精神”,以低门槛为基点,致力于重构青年与乡村的共生范式;采用“政府+村集体+企业+创客”的共享、共创的“一元青创合伙人”机制,多方共同支持推动青年创业项目、助推乡村农文旅产学研发展,让政府、村集体、企业、高校和青年创客共享发展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青创四合院为前来创业的年轻人提供独立的办公区域、共享办公场地、共享厨房以及舒适的居住条件。青创四合院主要负责人也提到:“青年入乡是青年与乡村价值的双向流动、双向匹配。”
 
图 3青创四合院
在对桑基鱼塘的非遗文化以及青创四合院的创立理念有了一定了解后,团队成员带着各自的疑问对荻港渔庄的总经理倪威进行交流访谈,荻港渔庄总经理倪威首先介绍了荻港渔庄的建设初衷,随后又详细阐述了针对青年入乡返乡的政策支持、平台搭建以及场地和资金提供等方面的情况,让团队成员对青年入乡落地落实更有实感。倪经理还从我们团队成员各自专业出发:“我认为并不一定是要青年单挑独干才叫青年返乡创业,青年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加入青年项目中,何尝不是一次青年创业,像学会计的同学完全可以加入某一团队承担‘管钱’的职责。”
 
图 4团队与负责人访谈交流
此外,姚馆长和倪经理都积极号召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希望有更多的青年能够回到乡村,参与乡村建设,倪经理更是提到:“青年可以先到条件资源较为优越的乡村进行积累经验,然后再深入到更具挑战性的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此理念给了团队成员诸多启发:青年入乡创业并非仅靠一腔热血,还需要政府、资金和平台的支持,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才能更有力地深入到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推动其文化、旅游以及农副产业的发展,未来,青年入乡创业的支持平台将会更加广阔,这也在团队成员心中埋下一颗返乡从业的种子!
经济管理学院
只此青绿
姜晨恺 赖慧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