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远不止只是一个共享办公空间,更是数字游民智慧与乡村本土资源深度互动、共同进化的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强调。这一机制有效联结了外来人才与本地村民的利益,确保了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DN余村实现了高端智力资源对乡村的持续“柔性”注入,形成了清晰的“人才导入-技能输出-产业升级-村民增收”良性循环链。
作为国内首个规模化数字游民社区,DN余村占地7187.5平方米,已容纳51间灵活工作室,服务约110名“一机一网走天下”的数字工作者。其精心规划的1155.5平方米公共区域,完美融合了高品质住宿、高效办公与多元化休闲社交功能。该社区已成为汇聚高端信息技术与创意人才的强磁场,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比高达30%。
经济管理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与人才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湖州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持续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机制。数字乡野赋能师实践团队将持续追踪DN余村的动态数据,深入研究“数字游民经济”对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共同富裕的长效影响机制,以期将这一“安吉方案”的经验进一步提炼推广。
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数字乡野赋能师 陈一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